[浮云]从快乐大本营停播到李维嘉再次进入大众视野点赢通,李维嘉整个人瘦成了一根“棍”,哪怕是这样他还微笑的面对镜头说自己活的挺好。
人们第一次走进他的生活才发现是那么的“空洞”,同样也是那么的“极端”,极端的让人觉得他是精神不好。
这些年李维嘉都经历了什么?他为什么会变成如今这副模样?
曾经的中流砥柱,再出现完全变了模样
李维嘉这个名字对于80后、90后应该是不陌生的,他曾经是“快乐家族”的二号人物,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人间蒸发了,在听到他的消息就变成了一个被传“有病”的怪人,而这个过程才过去了短短两年。
两年时间在娱乐圈实在是太长了,他让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,变得陌生,当他重新出现,瘦到脱相、眼窝深陷,曾经的机敏幽默也消失不见,李维嘉的“病态”让无数人感到心痛,人们也才是在意起原因。
为什么李维嘉会变成这个样子,想看懂今天的李维嘉,得先走进他那个一尘不染的家,在一档节目里他住的地方与其说是家,不如说是一个无菌实验室,行李箱刚进门,轮子必须用湿巾擦到发亮,一丁点的灰尘都不能有。
最令人不解的是他对湿巾的用法,他得先用清水洗一遍再用,给出的理由竟然是“去除防腐剂”,如果要去除防腐剂那还用湿巾干什么呢?直接用抹布不是更好吗?这样极端的洁癖和矛盾的心理看的让人皱眉。
朋友来做客,那场面更是“有意思”点赢通,踏进门的那一刻就是一场“闯关”,鞋底要擦,鞋套要穿,屁股刚挨着沙发,他已经拿着清洁工具跟在身后,准备随时清理你留下的“痕迹”,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在他身上一丁点都没有。
沙发不能有褶,床单必须平整如镜,他用手一遍遍抚过,享受着清理带给自己的安宁,很多人说他疯了,这是病得治,但换个角度想,当一个人的世界天翻地覆,事业、人际、未来都变得混乱失控时,能给他带来慰藉的又能有什么呢?
擦掉的每一粒灰尘,抚平的每一丝褶皱,都像在对抗外界的秩序,这极致的洁癖可能不是病,而是他真正掌控自己人生的方法,所以我没办法去笑他,因为我知道他在那几年到底都经历了什么。
瞬间吞噬,娱乐圈就是这么“刺激”
如果你说他的疯是自找的,那我肯定不会同意,我更愿意称他是被外界逼迫的,《快乐大本营》的停播,对“快乐家族”的每个人都是一场灾难,对李维嘉来说,事业路几乎是被完全斩断。
那场“快乐方程式”奶茶品牌的代言风波直接摧毁了他的职业路,品牌方卷钱跑路,留下无数血本无归的加盟商,他们穿着印有“李维嘉失德艺人”的衣服,堵在电视台门口,声嘶力竭地要一个说法。
愤怒的人群将他视作帮凶,而他选择迅速切割,发声明撇清责任,如果放在商业角度上这或许是最正确的选择,但在情感上李维嘉输了,人们是奔着他的名头选择加盟,结果品牌方跑路他自己也跑路,这把普通老百姓当成什么了?
这场背叛让李维嘉的公众形象迅速跌落,这个行为将意味着他很难再接到代言,自己的观众缘也彻底被败没了,《快乐大本营》也已经停播,那他还能吃哪口饭呢?事业的冰封或许有迹可循,但人心的伤还在后面。
提到李维嘉的感情,龙丹妮这个名字几乎是绕不开的,他们是同学、是同事、是外界眼中最般配的一对,绯闻传了十几年,甚至李维嘉的妈妈都在节目里公开催生,可每一次李维嘉都用“多年好友”四个字给挡了回去。
直到一次他哭诉讲述自己的感情史,那份崩溃不似作假,后来他的暴瘦也有很多人说他是为情所困,我们无法断定那个人是不是龙丹妮,也无法探究这段感情的真相,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真实的情感创伤,还是长年累月被公众施加的压力,都在不断消耗他的心力。
人生逐渐失控,他却不能自救
节目停播、代言崩盘、情感成谜,这三座大山最终合力将那个舞台上游刃有余的李维嘉,硬生生逼到了一个无人看到的角落,他“人间蒸发”的两年,更像是一场漫长的自我疗愈,或者说是不想再问世事的自我隔绝。
他把自己关进那个绝对干净、绝对有序的房子里,在这里没有加盟商的怒吼、没有镜头的审视、没有关于感情的追问,只有他自己,和那些被他反复擦拭的、冰冷的、不会背叛的物品,他用一种近乎自虐的方式,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安全区。
外界越是肮脏混乱,他的世界就要越是纯粹干净,如今的李维嘉独自居住,饮食清淡得近乎苦行,面对镜头他平静地说他很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,听上去真是让人不能理解,这样的折磨生活是他真的想要的吗?
而且一个曾经站在名利场中心的人,说自己喜欢这种近乎隐居的生活,是真的对往日辉煌感到释然了?还是自己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呢?当一个人经历了从高空坠落,看透了人情冷暖与世事无常,对繁华和喧嚣的厌倦可能是最真实的感受。
他选择了一种最简单也最极致的方式活着,在那个一尘不染的房子里,他终于可以不必再扮演那个“带给人快乐”的李维嘉,他可以只是他自己,所以李维嘉也不再需要给任何人答案了,他只需要活好自己,这样就够了。
点赢通
瑞和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